上海海奕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參展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
2018年7月2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鐕少彆怪行睦_帷幕。會場內清新會風、濃郁學風撲面而來。1500余名專家學者,來自國內180余家單位,34個專題、逾千篇論文摘要、每天9個分會場同時開講,不設主席臺、不辦開幕式,青年學者與院士平起平坐....(科學網,藍色經濟)
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
本屆會議由中國大洋發現計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和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科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擔任會議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原校長陳駿,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翦知湣,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總地質師朱偉林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地球系統科學大會是同濟大學海洋學科著力打造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兩年一屆,已連續舉辦五屆,參會人員的規模和會議的學術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大會的目標在于促進學科交叉,橫跨圈層、穿越時空,推動海陸結合、古今結合、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結合、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在當前我國地球科學、尤其是海洋科學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大會的宗旨在于打造“陸地走向海洋、海洋結合陸地”的交流平臺。(藍色經濟)
汪品先表示,環顧世界,地球科學正在整體進入轉型期,從學科越分越細的現象描述,提升到集成整合、探索機理的系統科學新高度。其中,海洋科學的立足點正在從海岸、海面轉入大洋深處,從海洋內部研究海洋。我國地球科學也面臨著轉型,從“原料輸出型”向“深加工型”轉變,轉型的結果將決定今后至少數十年內我國地球科學的命運。希望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能夠通過踏實的跨學科交流,推動中國地球科學的轉型,加快向創新型國家邁進。(科學網,中國海洋報)
本屆大會設有生物與環境演變、海洋與氣候、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深部過程與行星循環、深海資源與地質災害、科普和教育等六大主題,分設34個專題,還特別設置了“地球系統科學進課堂”“海洋碳循環”等圓桌會議。(中國海洋報)
2018年正值國際大洋鉆探五十年、中國大洋鉆探二十年,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南海深部過程與演變”重大研究計劃的收官之年。本屆會議還開辟了專題展覽,舉辦了中國大洋鉆探20年成就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南海深部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集成成果展、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鉆探展等。今年5月結束的南海深部計劃無人遙控深潛航次和西沙載人深潛航次的最新圖片和影像也在會上展出,此外還有南海海底高分辨率地形展、海馬冷泉等特色展覽。(科學網,中國海洋報,藍色經濟)
上海海奕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奕環境)作為著名的海洋與環境儀器廠家應邀參加了本次大會展覽。
海奕環境攜帶意大利Idronaut公司CTD溫鹽深儀/多參數水質儀,美國Battelle公司全自動CO2在線監測系統,美國General Oceanics公司:走航式CO2檢測系統、流量計、采水器、多通道水樣采集器,法國TECHNICAP公司沉積物捕獲器等先進的海洋儀器產品進行展覽,產品吸引了眾多業界科研人員駐足與參觀,對他們感興趣的產品,我們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7月4日下午,本次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閉幕。海奕環境在此次大會中的展覽產品得到了許多業界人士的認可,我們也把他們的需求以及對他們提出的一些要求進行了詳細記錄,可以說我們海奕環境在此次大會中的展覽也取得圓滿成功。